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龙腾中文网 www.ltzw.net,最快更新一个人的明末最新章节!

    不同于其他大臣的奏章满纸空洞,刘重元的奏折虽然往往很长,会将一件事情的得失利弊分析的明白透彻,并提出一二三个方案供皇帝选用,皇帝读起来不用在多去了解,就能将这件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,因此十分得皇帝的欢心。这其实来源于刘重元之前在公司上班时打报告养成的习惯。

    这份奏折同样如此。首先分析了屯田的重要性,由于北方连年灾害,蝗灾、旱灾、瘟疫等等接踵而至,崇祯十一年有八年北方都有大型灾害;再加上流寇肆虐,北方大片的土地抛荒,粮食减产十分严重,老百姓普遍陷入饥荒,而朝廷粮饷紧缺必须先紧着军饷军粮,因此必须想办法组织老百姓生产自救,否则将会给流寇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后备力量。

    奏章中回朔历史,汉末乱世,曹操以中原之地四面受敌,却靠着屯田始终能够足食足兵,最终在群雄逐鹿中笑到最后。本朝太祖皇帝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靠的是什么?靠的不就是高筑墙、广积粮和缓称王三大战略嘛。

    手里有粮心里不慌,在乱世粮食就是最重要的资源,有了粮食就能招募足够的兵马。

    刘重元还分析了一个现象,那就是随着北方灾荒的持续和流寇、东虏肆虐,灾民太多,乱世之际人命不值钱了。在以往,招募一个士兵,需要五两银子的安家费,每年还需要12两银子的饷银,除此之外,装备盔甲、兵器等需要三两,如果是骑兵准备鞍马还需要14两,所以朝廷装备一名步兵的初始成本是八两,每年需要支付饷银12两,骑兵的初始成本是22两,每年的饷银只会大于12两。而现在,招募士兵只需要给碗饭吃就行,根本就不许要安家费,更不需要饷银,步兵的招募费用降到三两,骑兵降到14两,其他所费就是粮食而已。

    所以,朝廷只要有足够的粮食,就能比以前招募数倍的兵马。这也算是乱世之际意外出现的一个好处吧,养兵的成本大大降低。

    至于怎么组织屯田的问题,刘重元也做了详细的说明,除了组织军屯之外,刘重元着墨最多的是动员和组织民屯,各行省、府州县的官吏应当广泛的动员境内的流民进行屯种,除此之外,刘重元还首次提出要动员和命令中原在籍官员、举人士绅等殷富之家也要大力招募流民开垦荒地,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。

    至于官屯怎么筹措种粮?怎么搜集无主荒地用于屯种,种番薯、洋芋既耐干旱产量又高等等问题,刘重元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说明。

    在刘重元看来,跟流寇的战争早就不仅仅是军事问题,而是民生、农业、人心等一系列的问题,流离失所、饥寒无着的流民就是水,流寇就是水里的鱼,当流民之水波涛汹涌的时候,想要抓住草鱼自然是事倍功半,而当水被抽干了在裸泳的鱼那不就是一抓一个准嘛!因此收拢流民广加屯田其实就是在与流寇争夺流民,争夺他们的后备兵员,争夺人口的战争。

    “皇上,皇上!”在两个阁老不断挤眼提醒下,王承恩轻轻地叫醒沉溺于奏折之中的皇帝。

    原本只是抱着大致翻一翻的想法,谁知道一看之下顿时入神了,如此高质量干货满满的奏折真是许久都未曾读到了。有些不舍的合起奏章,崇祯看刘重元的眼神又温柔了许多。

    “刘爱卿的奏折真是字字珠玑,可谓是我大明遂行屯田之策的总纲领,甚好,甚好,内阁应当将其分发到各省、各府州县,命令众官员推广施行,以尽快解决我大明的粮食缺口问题。”

    刘宇亮和薛国观嫉妒的看了眼刘重元,俯身领命。

    崇祯示意刘重元继续讲下去。

    “招抚流民组织屯田恢复民生只能遏制流寇的发展壮大,总有冥顽不灵之辈,彼辈狼子野心,如蛰伏之张献忠,逃窜之李自成,等,俱是祸乱天下的巨寇,必须以精锐王室往来扫荡,一俟其作乱,立即以重兵泰山压顶之势消灭之,不给其挟裹百姓壮大的时间。所以,在中原明军大举北上之后,臣必须重新编练新军,以便驻防各省各战略要地,往来机动游击作战。”

    之后,刘重元又详细的口头介绍了自己的中原军队训练和部署计划。虽然很匆忙的被召进宫陛辞,没有什么准备,但是多年任职兵部,胸中自有沟壑,只是进宫这一小段路,已经做好了大体的规划。

    刘重元是接替熊文灿担任总理江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湖广、四川五省军务。这几个省都位于中原腹地,历来不是边疆军事重地。自太祖皇帝以来,大明基本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,卫所制的基础是军户制,何谓军户制,就是将大明的百姓大体分成民户和军户,军户世世代代在卫所从军,父死子继。明初大致5600人设一卫,驻防在大明各州府,依照防务压力不同,卫所数量也差别很大,如北方九边长期与蒙古作战,边防压力很大,所以卫所比较密集,官兵众多,而像中原腹地省份则卫所稀疏,再加上承平日久卫所官兵逃亡,军屯土地被侵占,诺大的中原可以说几无可战之兵,所以流寇肆虐起来之后才能所向披靡。

    逼迫朝廷从九边抽调精兵南下中原清缴,现在洪承畴麾下和熊文灿麾下的将领几乎都是九边出身,而这也就严重削弱了本就不足的边防力量,让东虏不断地破关入寇。

    因此,现在要重新将这些剿寇军队撤回直隶勤王,中原空虚,必须要重建卫军,否则刘重元这个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